为缓解用地“瓶颈”制约,有效提升城市品质,我区在全市首个探索将规划手段与政策手段相结合,于去年启动了万州建成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和利用工作。在前期摸排调查的基础上,我区运用“主体功能+”的开发思维,以“开工一批、收回一批、化解一批,建设一批”为思路,以用地条件和使用者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公园广场、运动健身场所、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全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和利用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全区已实施完成闲置土地处置利用16宗,面积3.77公顷(56.55亩),涉及7个街道。其中,街头绿化项目7宗,分别位于万川大道昌源公寓旁、王牌路857号(社区对面)、集中社区集中路兴茂花园旁、陈家坝街道沱一路南侧红光小学旁、高笋塘街道福斯德广场停车场西北侧、天子路18号、天龙路368号,共实现绿化面积0.84公顷;停车场5宗,分别位于黑龙江路259号、陈家坝街道南滨大道西侧、高笋塘街道王家坡转盘、五桥莲花社区办公室旁、百安坝街道上海支路东侧,共增加停车位396个;休闲广场2宗,分别位于牌楼街道警察路与沙龙路交汇处、都历路东山花苑旁,总面积0.23公顷;桥头游园1宗,位于牌楼街道北滨路与外贸路交汇处,面积0.50公顷;万州社会福利院扩建1宗,位于双河口街道万州儿童福利院内,面积0.27公顷。 经多次专题论证研究,我区正在继续推动万州建成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和利用工作,加快第一批已开工闲置土地建设项目有序建设,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节点品质”为原则认真论证实施第二批闲置土地规划利用和建设,多措并举盘活闲置土地,提供大量人民群众期盼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例一:百安坝街道上海支路东侧闲置地块
利用前: 污染环境的废弃水塘
利用后:地面运动休闲广场和地下停车场 实施成效:通过地上地下空间复合使用,增加广场面积2600㎡及体育健身设施(包括:4个羽毛球场,4个乒乓球台,若干健身设施和座椅),绿地面积 974㎡,美化了环境。增加停车位105个,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和健身场所,缓解周边百安新村小区和商业街区停车问题。
实例二:高笋塘街道王家坡转盘旁闲置地块
利用前: 闲置荒地,杂草丛生
利用后:停车场 实施成效:增加停车位约200个,缓解周边老旧小区和商业街区停车难问题。同时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实例三:双河口街道万州儿童福利院内闲置地块
利用前:闲置坡地
利用后:地面绿化、道路硬化及地下停车场 实施成效:提高绿化品质,改善院内环境;增加停车位22个,完善福利院配套设施。
实例四:牌楼街道北滨路与外贸路交汇处闲置地块
利用前:荒坡地
利用后:桥头游园 实施成效:改善升级绿化面积3500m2,增加广场面积1528m2。增设桌椅等休憩设施、游乐设施,配套羽毛球场2个、公厕1座及若干健身器材。提升城市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满足了周边居民活动需求,完善了印盒石片区服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