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鸡嗉子粑粑
万州鸡嗉子粑粑徐成文
重庆万州是一座移民城市,三峡大坝蓄水后,这个古老的城市旧貌换新颜。虽然这座城市原先的很多街道均淹没在滚滚长江水里,但这里传承了很多年的特色美食,依然“青春永驻”。
鸡嗉子粑粑便是万州的特色小吃之一。我们通常认为糯米是用来蒸煮食用,而在万州,一个个糯米团子在美食师傅的手下,裹上面粉,抹上葱花、花椒、盐和味精,让原本平淡的味道顿时生动起来,很多人对此垂涎三尺。
众所周知,鸡嗉子是鸡身上的一个器官,就是鸡脖子到胸口那里一个暂时储存食物的囊。当你听说鸡嗉子粑粑时,千万不要以为这里面包裹有鸡嗉子。只是因为鸡嗉子粑粑制作时用面皮包裹着糯米团,看上去像装满食物的鸡嗉子,因而才取了一个充满想象力且具有诱惑力的名字。
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万州鸡嗉子粑粑的创始人是位于万州和平广场假山下面的一个黄姓人家。据说他曾经是中国远征军的军人,回到万州后,因为工伤退职,他就自创了万州最早的鸡嗉子粑粑。
鸡嗉子粑粑的主料是糯米和面粉,其次还有猪肉馅、葱子、花椒末、姜末、料酒等,其制作过程也较为简单。先将糯米泡3—5个小时,一般可以头天晚上泡起。接着将糯米蒸熟,一般蒸20—25分钟即可,开锅时尝尝有没有熟透心,若是熟透心就可以了。在蒸糯米的同时可以揉面团——面粉加适量开水揉成团,可以加少许油,静置10—15分钟。在静置面团和蒸糯米的时间里,就开始拌猪肉馅——加入少许料酒和一点芡粉、盐、姜末,一起拌匀。等待糯米蒸好,降温后加入适量盐、花椒末、鸡精、葱花以及之前准备好的猪肉馅倒入拌匀。注意一定要等糯米降温,不然葱花会变黄。手沾些水,将拌匀的糯米捏成大团子,再拿一个家用的盘子,盘上滴几滴油,将小面团摊开,包住糯米团子。等到铁锅烧热,再加少许油,煎得两面金黄即可,如果一次做太多吃不完,可以煎两成熟,吃的时候再下锅煎一下。一道小小的美食就这样完成,但手艺人却没有丝毫时间松懈,数学中的统筹方法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由于鸡嗉子粑粑将糯米的稻香、花椒的麻味、胡椒的辣味、菜油的清香等融为一体,吃在嘴里酥脆清香。因此而成为万州人们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