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乡民获皇帝御赐“修职郎”,这是啥子官?
在万州罗田的中山场边,有一座古墓。墓前有两根高大的望柱,碑上刻有“钦赐修职郎”等字。在古代,这么罕见的“修职郎”究竟是个什么官?皇帝为何要赐罗田深山的一位乡民这么罕见的一个官职呢?
嘉庆年间,罗田镇出了位奇才,这人就是罗元品。罗元品生得相貌堂堂,双耳垂肩。罗元品从小聪慧,过目不忘,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吟诗作对无人能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
朝庭从地方官员口中听到有这样一位奇才,就很想重用他,于是就派人来考察。
官员一见到罗元品就很惊讶,罗元品果然气宇轩昂、仪表堂堂,世上竟然有这种品貌之人,当下就生出好感。
官员将一本朝中文人刚写的新书给罗元品。罗元品随手翻看,然后把书还给那位官员。官员随便抽到哪一个章节,罗元品都能背诵出来。
官员暗暗称奇。接着官员听了罗元品弹琴、吹箫,林间奔跑的野兔、松鼠等动物,都会停下来如痴如醉地倾听……
官员连连叫绝,没想到罗田深山之中有如此奇才,这样的奇才在京城都是罕见的,心想此人能为朝庭所用就好了。
可罗元品婉言谢绝,官员失望而归。
当时万州有一位有声望的员外,姓陈。其女儿娇美贤淑,年方二八还未婚配。父母着急起来,媒人也踏破了门槛,但小姐一个都看不上,非才貌兼优之人不嫁。
员外拿女儿一点办法也没有,皇帝也养不起老闺女呀。小姐最后放出话来,她要出一上联,谁对出下联,她就嫁给谁: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上联一贴出,许多文人雅士都来对,却都没能对出。有爱慕小姐美貌的,还出高价在山外请才子来对,也都没有对出让小姐满意的下联。
难度大,陈员外要女儿出一个简单点的。小姐很坚持,说:“如果没人能对出这幅下联,我宁愿终身不嫁。”
罗元品听说后,故意穿着一套破旧的衣服,戴着一个破斗笠来应对。员外看到一个像叫花子似的人来对,心中不悦。看热闹的人也讽刺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罗元品并不计较这些人的态度,提笔龙飞凤舞写出下联: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小姐身边的丫环忙将下联呈给小姐,小姐看了,脱口赞道:“奇才!”
小姐顾不得害羞,急急忙忙从后厅奔到大门外,红着脸对罗元品道了一个万福,说:“谢谢公子能对出下联。”
陈家小姐一出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小姐的娇美把在场人都惊呆了,真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啊!
自命不凡的罗元品也看呆了,对小姐一见钟情。
有情人终成眷属,罗元品和小姐喜结良缘,两人琴瑟和谐,恩爱无比。
再说北京紫禁城的嘉庆皇帝,听了大臣绘声绘色的讲述,更觉得罗元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拟旨请罗元品到京任职。罗元品见了来宣旨的官员,并不接圣旨,说:“我出一上联,一个月内朝庭要是有人说出下联,我就出山为官。”
罗元品说出一个上联,一个月时间到了,朝廷没有人能对出下联。嘉庆皇帝爱罗元品的才华,要封罗元品,可封官罗元品是不会做的,于是就封罗元品为“修职郎”。
“修职郎”罗元品半耕半读,过着怡然自得的日子,活到80多岁终老。
作者:何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