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 城区人口超100万
近日,万州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发布了
全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数据显示,
2020年11月1日零时
全区常住人口1564449人,
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增加1399人。
初步汇总城区人口达到百万以上。
记者 荣腾龙 廖俊伊 黄建桦
城区人口超100万男女比例:
男性常住人口为781842人,占49.98%;女性常住人口为782607人,占50.02%。
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78149人,占68.9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86300人,占31.08%。
01
家庭规模继续缩小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41人
数据显示,全区共有家庭户584476户,家庭户人口为1408623人;集体户26274户,集体户人口为15582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1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5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全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收入增长住房条件改善、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02
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总人口性别比99.9
性别构成方面,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常住人口为781842人,占49.98%;女性常住人口为782607人,占50.0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9.90,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9.39增加0.51,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03
老龄化程度加深
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7.18个百分点
年龄构成方面,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18344人,占13.96%;15-59岁人口为971662人,占62.11%;60岁及以上人口为374443人,占23.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5519人,占18.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减少0.9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减少5.2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6.2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7.18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04
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02626人
人口受教育程度方面,全区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262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402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48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833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400人增加为12952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5742人减少为1559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273人减少为3227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098人减少为32493人。全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9.51年,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0.62年。
全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775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7504人,文盲率由2.90%减少为1.32%,减少1.58个百分点。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出这10年来万州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05
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68.92%
城乡人口方面,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78149人,占68.9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86300人,占31.0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18487人,乡村人口减少217088人,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3.92个百分点,城区人口超百万,表明全区新型城镇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流动人口方面,全区人户分离人口为583741人,其中,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457155人,流动人口为126586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66380人,区外市内流入人口为60206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