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万州将着力打造 11个重点镇乡
经万州区委、区政府审定同意,《万州区“十四五”乡村振兴重要支点培育工作方案》印发实施。未来五年,万州将着力打造11个重点镇乡,支撑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方案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中心城镇、产业强镇、文化名镇,形成一批乡村振兴重要支点,带动全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到2025年,重要支点经济总量达到200亿元,新培育2-3个场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经济总量达到30亿级的镇乡,全区形成以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乡为支撑的“一核多点”城乡融合、南北均衡的新发展格局。培育一批亿元村、三千万元村和千万元组。保障粮食安全,稳定重点镇乡粮食生产面积不低于68万亩,产量不低于22万吨。
方案明确,中心城镇5个,分别是分水镇、龙驹镇、龙沙镇、余家镇、白羊镇,将巩固提升其综合实力,强化教育、医疗、商贸、金融片区中心地位;做大经济、场(集)镇规模、做强产业,加强人口聚集、功能提升,突出中心城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分水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培育3个亿元村和5个千万元组。
龙驹镇:到2025年,主要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培育6个亿元村、3个三千万元村和10个千万元组。
龙沙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培育6个亿元村、3个三千万元村和6个千万元组。
余家镇: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美好乡镇连接点、城乡融合示范点。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以上,场镇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培育2个亿元村、2个三千万元村和6个千万元组。
白羊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培育2个亿元村、1个三千万元村和5个千万元组。产业强镇4个,分别是甘宁镇、恒合土家族乡、走马镇、长滩镇,将集中配置资源,壮大优势产业,提升经济总量。完善延伸产业链条,健全配套产业设施,加快培育特色品牌、地理商标。
甘宁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培育3个亿元村、3个三千万元村和2个千万元组。
恒合土家族乡:到2025年,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达到1万人,夏季避暑休闲高峰常量人口达到1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培育6个千万元组。
走马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培育1个亿元村、1个三千万元村和1个千万元组。
长滩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培育3个亿元村、3个三千万元村和6个千万元组。文化名镇2个,分别是武陵镇、罗田镇,将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优质文化资源,结合江镇江村优质自然资源,联动周边优质旅游资源,加强文化旅游融合、文化产业融合,打造文化产品精品,打响文化名片,扩大影响。
武陵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0.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培育2个亿元村、5个三千万元村和3个千万元组。
罗田镇:到2025年,场镇建成区面积达到0.7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达到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培育1个三千万元村和1个千万元组。
方案同时要求,优化发展城郊镇乡,引导城郊镇乡与城区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般镇乡,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
方案强调,衔接脱贫攻坚对接机制,由区领导包片、牵头协调,对点扶持培育重点镇乡,并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对重点镇乡发展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
来源微万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