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万州长江边上的纤夫。消失的纤夫不灭的纤夫精神!
万州长江边上的纤夫,已经消失,但“纤夫精神”却留在了这片肥沃的土地。1946年的老照片万县 长江纤夫
一众纤夫,脚蹬石头,头顶烈日,肩拉纤绳,低头弯腰,高歌猛进:“嘿唑嘿,穿恶浪哟;嘿唑嘿,闯险滩哟;嘿唑嘿,齐心把船拉哟;千重浪哟,往前走哟……”
纤夫们在顺境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逆境时,知难而进、坚忍不拔,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一根纤绳,众人同心,踏平险滩,闯过恶浪。
万州从历史的巴国朐( qú )忍县(现万州地区)之乱与蔓子将军自刎谢楚的故事--三峡百万大移民,万州人民一路走出来的纤夫精神,在任何时候谈起来,那都是壮举。
1.春秋战国时期,巴国朐忍县(现万州地区)发生叛乱,巴蔓子将军以三城的代价,向楚王求援。叛乱平息后,巴蔓子违背献城约定,割下头颅以谢楚王。今日,恩施有巴蔓子庙,重庆有巴蔓子墓,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赞叹巴蔓子将军的忠义。
2.天生城,距万州城区3公里,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伐吴时曾屯兵于此,故又名天子城,它与合川钓鱼城合为四川抗元要塞。南宋末年,天生城守将上官夔以天生城为据点,坚持抗元斗争,他同元将杨文安大战年余,至死不降。后人为纪念上官夔以身殉国之壮举,曾在城上建有上官夔祠。
3.万县“九·五”惨案1926年8月29日,英国商船“万流”轮在云阳浪沉川军木船,溺死军民58人,损失军饷85000银元,步**51支,子弹5500发,万县驻军将另两艘英国商船扣留。9月5日,英国从宜昌、重庆紧急调遣的3艘军舰,突然向万县城区开炮。中国军民共伤亡5000余人,房屋被毁千余间,财产损失2000余万银元,城区沦为一片废墟。每年九月五日,万州城区都会拉响防控警报。
4.二战期间中国的“敦刻尔克”1938年秋,国军全面溃败,上海沦陷,南京失守,汉口危在旦夕,大批辎重物资堆积在宜昌。民生公司在卢作孚率领下,利用22艘轮船和850多只木船,日夜不停地在川江来回穿梭。物资运送路线由宜昌三斗坪到万县,再由万县到重庆。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据统计,民生公司在重庆、万县、宜昌等地运送抗日将士270万人,西迁人员35万人,抢运军工器材1.9万吨,航空油料3.9万吨,其他辎重30.9万吨。这次抢运行动,被誉为中国的“敦克尔克”。
停靠在宜昌的民生公司船舶
5.万县大轰炸1938年10月至1944年12月,日军持续对四川、重庆等地进行轰炸。川东9城数据统计:日机累计轰炸199批次,出动飞机2198架次,投掷炸弹和燃烧弹10226枚,炸死5148人,炸伤5240人,毁坏房屋17726间。造成万县、开县、云阳、奉节经济损失3997.61万元。1940年7月28日,日机3次空袭万县,投弹327枚,炸死367人,炸伤422人,毁房1003间。静静伫立在万州西山公园内的“万县大轰炸白骨塔”,记录着那段惨痛的历史。
万县大轰炸白骨塔
6.三峡工程与百万大移民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根据三峡工程安排,当时的万州移民开发区,共淹没耕、园地25万亩,有955家工矿企业需搬迁,直接淹房人口57万,最终动迁移民80万人。2009年,三峡工程整体竣工,三峡库区水位达到175米。今天的万州城,早已被齐腰斩去了下半身,许多历史的遗迹,也随着江水和泥沙永远的沉入了江底。
三峡大坝蓄水后的万州港
三峡移民纪念馆解答了破解百万移民难题的艰辛历程,彰显了“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三峡移民精神。
转望现今,万州的跨江大桥,气势如虹;高速公路,车流如梭;崇山峻岭,已成通途;五桥机场,飞出国门…幸福路上,欢歌笑语。
“纤夫精神”是推动万州人不断克服困难的一种精神力量。
很珍贵的老照片,赞纤夫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