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manyi 发表于 2020-5-24 16:15:13

万州区试验栽植水桦树苗 探索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模式

今年,万州区新选育1000株水桦树苗,栽植在152到157米水位线之间,进一步试验观察水桦的极限淹没深度,探索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模式。

5月21号,在溪口乡玉竹村的长江边上,当地村民正沿着152米到157米水位之间栽植水桦树苗。这次栽植的1000株树苗地径为0.6-0.8厘米、苗高60-80厘米,全部按照3米×5米的间距栽植,面积共23亩。
科技人员通过试验想了解水桦在水下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抗压力,植物的细胞组织、通气组织与细胞壁有什么变化,求证这个植物为什么耐水淹。
水桦属于阔叶落叶高大乔木,树高可以达到20-25米、胸径1米,具有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的“两栖”生长特点。2013年国家林业局“948”项目验收证书结论显示,水桦适应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生长,可以作为长江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治理的主要树种。去年4月,重庆任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175米水位线附近栽植了米径4-5厘米、高1.6米的水桦树苗。在淹没浸泡长达200天后,这些树苗开始萌发新芽。
重庆三峡学院教授甘丽萍说,经过1年的淹水期后,水桦在去年五六个分枝的基础上,每个分枝都开始长叶了。今年退水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目前来看,生长恢复能力还是非常强的,我们已经对耐淹水桦的根系和茎的结构进行了一个解剖观察,发现它有一些特殊器官和组织有一些变化,来适应水淹的环境。
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州区试验栽植水桦树苗 探索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