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忆·万州下半城的影像(三)
民主路:印象中,我老是爱从三马路和民主路之间的那条河上横跨过去,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后怕,也不知道自己那时哪来那么大的胆子,踩着几块石头就过去了,要是换了现在,兴许还不敢。 -
(这就是当初我横跨的地方了,好象是叫石琴响雪吧) -
胜利路:应该是最靠近长江的一条路了。提起胜利路,我更多的印象是在开运动会的时候。念小学时,每逢开运动会,我都要扯上家人到胜利路去逛一趟,然后提着大包小包的零食回来,呵呵,没办法,哪叫那里是万州著名的副食批发地呢。 -
下面这副是叉街子的
一马路:离家有点远了,很少在那去,不过有几个地方印象倒是挺深,一是万一中,去那玩过几次,二是那个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电影院,小学时发电影票老爱发那里的,三就是以前的“潮流网吧”,见网友去过那。 -
PS:这个是偶长大的地方,有空了再来慢慢回忆,太多太多 -
二马路:继高笋塘之前有名的富人街,最为有名的就是那里的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电报路下来靠新华书店这边我倒是常去,但靠西山公园那边就去得很少了。 -
PS:最怀念的当然是小桃园的汤包,现在的越做越假了........... -
PS:这个毫无疑问是曾经的商业中心,第一部手扶电梯,回忆一下当时一群小孩子上蹿下跳的情景吧,也许永远都看不到了........
还有小桃园的汤包,一绝哇,还有那个豆腐干骨头汤,每次周末去吃都是领个标号的铁牌子,像个军牌样,那种感觉也是再也感觉不到了,现在的越做越假了.悲哀```````` -
武装部巷巷:又称昙花寺,刚才在回忆大梯子的时候提到了买衣服的地方,却把这条巷子给忘记了,这条巷子给人的回忆好象除了衣服就是布料,再有就是下面那个武装部,当初当兵时在那排了半天队,一个字,累。 -
PS:原来父母带起逛这些地方买衣服的次数大家应该都不会少,还有个很深的印象就是这里很多摸包贼```天杀的 -
电报路下半截:现在也已经拆完了,整条街都是卖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之类的,中段有一个中医院和一个儿童医院,都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唉,自幼体弱多病),特别是那个中医院里有个著名的中医,外号“一点黑”,各位看客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的估计都知道。医院下面就是那家老字号的电报路牛肉馆了,天天都是宾客满座,生意好得不得了。再有就是上面的青少年宫和梦园,前者我从小就在那玩,里面那个简陋的溜冰场是我幼时最爱去的,而且还在那学过几年琴,而后者,也算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了。 -
PS:一点黑就不说了,从小看到大,至今都还是他给我开方子,嘿嘿.还有刘掰掰儿的杂酱面`````跟现在的张大娘不相上下的说
稀饭厂: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没搞清楚这个地名的来由,难不成还有专门生产稀饭的工厂?真是奇怪。也怪,明明知道那里前有偏石板后有鞍子坝,可大家还是一致的从广丵场入口处开始一直到西山公园那边的出口,都统称为稀饭厂。提到这个地名,最先想到的就是那里的电子游戏厅。想当年,万州的电玩高手几乎都云集于此。记得以前,我的街霸、侍魂、足球、拳皇等等,在和平路一带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主要是在g0ngan处旁边那个游戏厅),可一进稀饭厂,才知道世界有多么的大,在那里我顶多只能算个中流偏上的级别。还有就是小时候为了节约钱,每次开运动会,或是去公园踢球,都是从那条巷子里穿,说起来那估计是万州最难穿的巷子了,前好几次都在里面差点迷了路,鞍子坝过去那中间还有一条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夹缝不知有不有人知道。我想如果是来个外地人,把他带到那巷子里穿一圈,准保他会找不着北。对了,里面还有一口井,在靠近公园出口的地方,挨着有一条黑巷子,那好象也是万州一个著名的古井吧。 -
(没记错的话这几处地方好象是那巷子里的吧) -
PS:作为电报路小学的学生,我只想说,那几家街机游戏厅,陪我们度过很长的一段日子 -
五显庙:从小就爱把它说成“五香庙”,因为每次奶奶到那里参加庙会,总会带回一点斋食,而那用面粉做的玩意吃起来倒还真有点“五香”的味道。 -
顺便再附几幅经典之图给大家欣赏欣赏 -
改造前的高笋塘:如何,是不是很怀恋啊,可惜了那几座天桥,还没为人民服务几年就拆了。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去流杯池旁,拿个面包喂鱼,很好玩,回忆太多了,今天是来巴图的,就不写多了,朋友们有什么感慨就留在后面吧 -
西山公园体育场:从小学开始,每一次运动会,都是在这个熟悉的地方,还有99年那场aomen回归杯,呵呵……只可惜,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峡之星,过去的东西,只能是回忆了。 -
PS:曾经最爱的五洲池碰碰船,镜园的哈哈镜,还有动物园的猴子们..... -
西山公园:面目全非…… -
万安桥:这个还需要多说吗?痛…… -
十七码头:很古老的回忆了,如今的码头,唉~~~ -
PS:关于这里,我想每个万县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回忆-
(这副图是17码头那坡梯子上完的地方,那个公交站那里) -
南门口:小时候常常去那游泳,舅舅还牵只大狼狗下去呢。
PS: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很多卖砂锅的,我小时候吃中药,熬药的罐罐应该全部出产自这里哈-
环城路:去得不是很多,印象也不是太深,但是,他毕竟是下半城不可或缺的一条通道。 -
PS:这里还是有蛮多回忆的,尤其是那个电影院,当时是我们这群小孩子经常都想去的地方,其实并不是为了看啥子啥子电影,只是为了那种气氛-
再帖几个一时想不起地名的地方,也许你的家就在其中哦,呵呵 -
下面三副图,敬献给生活在50、60、70年代的叔叔阿姨们。
最后再来张万州全景
页:
[1]